孔子周遊列國途中,某次師徒一行人沒東西吃,只有顏回討到的一點小米,準備熬粥果腹。
就在粥快熬好時,孔子看到顏回在偷吃,一方面心裡不開心、一方面又自責教導無方,怎麼自己的大弟子會做出這種事呢?
孔子畢竟是很有修養的,沒有當面戳破顏回,只是迂迴的說要用粥飯來祭祖。
顏回這時才說,是因為粥上面沾了灰,扔了可惜、於是就自己吃了。
孔子聽完後,慚愧不已,感嘆說:「就是親眼所見也未必為真啊!」
如果孔子都可能犯下先入為主的錯,何況你我?
另一方面,有沒有可能我們說出來的話、問出來的問題,已經注定了別人的「先入為主」?
要怎樣避免被誤會(或是被忽視)?
這段語音告訴你~
收聽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koobforbooks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熱門講座】衝突對話,你準備好了嗎? 02/21(二)19:30
講座資訊:http://www.koob.com.tw/contents/2835
【5/12開課】《人際回應力-看懂情緒,輕鬆對談》~第13期
一個人的命運,是回應力的總和!
課程資訊:http://www.koob.com.tw/contents/157
更多學員心得分享:http://goo.gl/Guc6V6
#啟點文化 #心理學 #人際關係 #凱宇 #人生成長